Search

【自我:擺脫關係勒索之前,先擺脫觀點】(中)

上一篇文章中提及M面對工作、家庭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自我:擺脫關係勒索之前,先擺脫觀點】(中)

上一篇文章中提及M面對工作、家庭、孩子、婆婆,顯露出無比的無奈與困境,文章一出,許多朋友深有同感,覺得社會環境對婦女總是那麼的不友善,而走過媳婦之路的婆婆,在經營龐大的家族關係時,總是對媳婦下達讓人痛苦的要求,為什麼?

當我們聽聞一個故事而感覺有焦慮、有受傷、有憤慨的感受起伏時,要特別留意,此時的你,已經投入了自己的觀點,並且以自己的觀點來詮釋這個故事,而不是站在事件的全貌去看待故事。

這是什麼意思?

這意思是,如果我們重新述說昨天的故事,你是否還能持續保持你的觀點與感受?如果感受和觀點隨著故事描述的切入點不同而有所變化,代表我們在看一個事件發生時,容易被先入為主的觀點影響,這將會輕易做出主觀的判斷,繼而影響內在的穩定。

現在,讓我來重新述說這個故事,感受一下自己的內在有無變化。

M是我的朋友,在認識M之前,我其實先認識她的婆婆。

M的婆婆是我熟識的長輩,她是個熱心助人且為認真的聯繫家庭的重要核心。

她育有一兒一女,兩個孩子都各自有所成就,也各自有了自己的家庭後,她很順利的當起孩子們的奶奶和外婆。

當初媳婦嫁入他們家之前,就是個工作能力頗強的上班族,媳婦懷孕之後,把工作辭了,她覺得很可惜,所以當媳婦生產完說要去工作時,她第一個舉手贊成:年輕人嘛,就該去闖一闖。

媳婦去上班,作婆婆的也盡心盡力的為兒子和媳婦照顧他們的孩子,打掃家庭環境,為他們洗衣煮飯,盡量讓兒子和媳婦回家時,能輕鬆一些。

這是她身為一個長輩能做的,一切都是希望能幫助到孩子們。

M的婆婆對這麼努力奮鬥的兒子媳婦很滿意,幾乎沒有什麼其他要求,只除了一個,那就是假日是女兒回家的時間,她希望難得的家族團聚時光,每個人都要懂得珍惜,畢竟團聚一次以後就少一次團聚的機會。

M的婆婆很珍惜圍繞在自己身邊的孩子們,平常時間她為兒子和媳婦兒努力付出,她做得很快樂,但再怎麼愉快還是得有個休息的空檔,所以她想,平常的日子她幫忙家裡家務,假日時休息,和媳婦兒兩人輪流勞動,應該是最好的安排,對媳婦兒也好,況且,要是她在女兒回來的日子裡被女兒看見自己一直忙碌,會被女兒責罵「年紀一大把了,不懂得享清福,天生勞碌命。」

所以假日,讓媳婦承擔起家務,一方面讓自己喘口氣,休息休息,一方面也讓大家都看見媳婦的勤勞付出,不會落人口舌,遭其他人言語,說媳婦有工作就不不顧家裡,這種話她以前聽太多了,總覺得太傷人了。

在她眼裡,M是個乖巧的媳婦,很得她喜歡,總是照著她提出的期望來照顧家裡,她負擔平常日子的家務五天,而媳婦負擔假日的家務兩天,和媳婦配合分擔家務,又能幫忙兒子媳婦照顧兩個孫子,假日又能和女兒女婿團聚,她的日子過得很滿意,也很充實。

M的婆婆對一直以來的家庭運作方式,非常的喜歡,每個孩子都在生活的節奏上,過著自己想要的日子,而這也是她想要的。

這是M的婆婆的故事。

婆婆和媳婦的生活,一個滿意,一個痛苦,我們該從哪個方向看故事?

你們可看出了什麼?有什麼不一樣的體會?

明天咱們繼續,將「關係勒索」完結。

☞8/25線上講座台灣地區已額滿,新加坡與馬來西亞朋友仍可報名 https://reurl.cc/ZGk4bg (欲報名請私訊小編)
☞講座成功報名者小編已全數寄發成功報名通知,若沒收到信件請務必私訊小編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